光学工程(含光电信息工程专硕)

陈剑辉

学历: 博士
职称:研究员
电话:
邮箱:chenjianhui@hbu.edu.cn
地址: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个人简介

陈剑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伏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获河北省杰青、优青\河北燕赵英才A卡、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和青年拔尖等人才项目资助。长期致力于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曾就职于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利集团)和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留学于荷兰国家能源研究所(ECN)、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等海外机构。发表Nature Com.,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Energy Letter.等SCI论文 5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省部级奖励(二等)3项,主持制定标准1项,申请专利60余项,成果转化千万元,在太阳电池器件物理、产业化关键技术、器件开发与工艺整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和产业化经验。学术业绩:发现了光伏领域经典场效应钝化和化学钝化之外的第三种钝化机理,“可翻转界面态偶极子钝化”,建立了包括物化机理、功能本源、材料体系、器件应用的完整研究体系;以此科学发现为基础,针对“产业化光伏电池切割分片产生边缘缺陷导致电池效率下降”的产业痛点问题,提出了“钝化液激光划片缺陷再钝化技术”,研制出适配生产线的钝化设备和成套量产方案,主持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实现了光伏组件输出功率提升;同时为硅、碳、铅、铟、镓等缺陷相关的半导体(晶体硅、碳化硅、钙钛矿、铜铟镓硒)表/界面钝化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为晶体硅光伏产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研究成果两次被能源领域顶级刊物AEM封面报道,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中国科学报和PV magazine Global等国内外媒体报道。

课题组简介:
      紧跟“双碳”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课题组发现了“可翻转界面态”钝化机理,在国际光伏领域和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课题组共有教职工8名,正高1名,副高2名,校聘高级职称5名、研究生32名。实验室定位:夯实基础研究、服务当下产业、探索未来技术、聚焦实际痛点、需求牵引创新。方向特色:科学发现—技术开发—装备开发—产业应用;原始创新—差异化战略—人才培养与社会联动—校企联合协同创新。科研模式:需求牵引、原创驱动、资本助力、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

研究方向

光伏电池钝化新机理、光电节能机理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具体包括:
1. 太阳电池新型钝化技术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2. 低维半导体材料纯化及其在晶体硅、光电节能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3. 电化学钝化叠层电池低成本化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Lu Wan, Cuili Zhang, Kunpeng Ge, Xueliang Yang, Feng Li, Wensheng Yan, Zhuo Xu,Lin Yang, Ying Xu, Dengyuan Song, and Jianhui Chen*. Conductive Hole-Selective Passivating Contacts for 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s. Adv. Energy. Mater., 2020, 1903851. (Cover, IF=25.2, JCR/中科院分区双一区TOP)  
[2] Laura Wieland, Han Li, Christian Rust, Jianhui Chen*, and Benjamin S. Flavel*. Carbon Nanotubes for Photovoltaics: From Lab to Industry. Adv. Energy Mater., 2020, 2002880. (Back Cover, IF=25.2, JCR/中科院分区双一区TOP)
[3] Yan Zhao, Qing Gao,* Dehua Yang, Xuning Zhang, Jing Guo, Yuke Ren, Xuan Chang, Yiming Xu, Xiaoyang Yuan, Lu Zhang, Kangping Zhang, Jianfang Dai, Beihai Yuan, Chunyang Su, Xin Fang, Dengyuan Song, and Jianhui Chen*,Efficient and Stable Hole-Transport Material for Solar Cells: from PEDOT:PSS to Carbon Nanotubes:PSS. ACS Energy Lett. 2025, 10, 1439. (IF=19.4, JCR/中科院分区双一区)
[4] Jianhui Chen*, Lu Wan, Han Li, Jun Yan, Jikui Ma, Biao Sun, Feng Li,and Benjamin S. Flavel*. A Polymer/Carbon-Nanotube Ink as a Boron-Dopant/Inorganic-Passivation Free Carrier Selective Contact for Silicon Solar Cells with over 21% Efficiency. Adv. Funct. Mater., 2020, 2004476. (IF=16.8, JCR/中科院分区双一区TOP)
[5] Jianhui Chen*, Daniel D. Tune, Kunpeng Ge, Han Li, and Benjamin S. Flavel*. Front and Back-Junction Carbon Nanotube-Silicon Solar Cells with a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dv. Funct. Mater., 2020, 2000484. (IF=16.8, 中科院分区双一区TOP)  

【代表性专利】

1. 陈剑辉,张旭宁,高青,王笑,李文恒,万露,陈静伟,郭建新;一种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及光伏组件,ZL202111423049.4,2023.09.22;
2. 陈剑辉,鄢满,张旭宁,赵梓琦,陈兵兵,高青,郭静;钝化夹刷,ZL202311797570.3,2024.03.08;
3. 陈剑辉,张旭宁,李文恒,陈静伟,陈兵兵,杨学良,高青,王笑, 郭建新,王淑芳;一种晶体硅电池片切割分片钝化设备,ZL202222407293.8,2022.12.20;
4. 陈剑辉,白钰骅,陈静伟,张旭宁,杨学良,高青,陈兵兵,郭建新,王淑芳; 一种用于半电池片侧面钝化的喷涂设备,ZL202222483501.2,2023.03.14;
5. 陈剑辉,高青,张旭宁,陈静伟,陈兵兵,郭建新,王淑芳;一种光伏电池片切割系统,ZL202222286832.7,2023.01.13。


【主持标准】

        晶体硅光伏电池切割分片效率损失测试方法(标准号:T/CPIA 0107-2025),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2025-03-15 发布,团队标准。起草人(单位):陈剑辉,陈静伟,张旭宁(河北大学);刘莹,李英叶(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章康平,胥星星(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肃(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超(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任改改(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春华(扬州阿特斯太阳能电池有限公司);许贵军(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赵志国(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高霞(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王彩霞(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葛华云(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谢忠阳(东台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吴翠姑(天津大学);马俊(浙江巨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研究工作的科普性介绍】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news/2020/3/436908.shtm
基金委官方网站报道导电钝化接触新型硅基太阳电池:http://www.nsfc.gov.cn/csc/20345/20350/articlelist/2020/article_list_202002en.html
有机钝化助力硅太阳电池低成本化: https://mp.weixin.qq.com/s/GJYdA_DzAsk-ikQr4TrUoQ
碳/硅异质结太阳电池里程碑进展: https://mp.weixin.qq.com/s/hr4STbksS3VzwFbgMk6SXA
AEM邀稿综述: https://mp.weixin.qq.com/s/G17Cdg35umYixdt-NxheGw
高分子科学前沿: https://mp.weixin.qq.com/s/KgiirN106r7fEjEm00NsTw
钝化液修复技术: https://mp.weixin.qq.com/s/u08vXv5Pu4Qu3QB4EOWM0w
钝化黑硅: https://mp.weixin.qq.com/s/jiDCfM8vYvipLlbWQcGrYQ
切口钝化和叠瓦组件: https://news.solarbe.com/202211/28/362331.html
钝化薄膜电池:https://mp.weixin.qq.com/s/4MnF2tufQ-hflXUDzaEuiA

【研究生培养】

        培养硕士研究生50名,毕业15名,其中11名深造博士学位,2名获国家奖学金,2名获河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资助,2名获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留学赴海外深造博士学位。
        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2名。专业要求:具有物理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碳纳米材料、有机半导体器件、凝聚态物理、光电信息、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等及其相关专业背景。特别欢迎有科研兴趣或远大目标的同学加入我们!

邮箱:chenjianhui@hbu.edu.cn
网址:https://www.x-mol.com/groups/chen_jianhui

回顶部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保定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网址:http://wlxy.hb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