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添加时间:2025-06-09 10:46:37   浏览次数: 次

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学科1981年获批全国首批光学硕士点,1998年获全国首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入选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13年入选河北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2016年入选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序列。该学科目前有固定师资77人,博士学历占比达到98%,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贴专家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近30人。学科拥有省部共建光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光学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实验室面积约8000平米,设备总值达2.3亿元。

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获批设立。近年来,本流动站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973前期专项2项、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基金一般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等7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在Nat. Catal.、Nat. Nanotechnol.、Nat. Commun.、Phys. Rev. Lett.、Light Sci. Appl.、Laser Photonics Rev.、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Nano Lett.、Adv. Sci.、Sci. Bull.、Opt. Express、Opt. Lett.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700余篇次;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转化1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部。

流动站主要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能源光子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与光伏、光热等新能源材料和器件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工程研究,在设计新材料、发现新现象、探索新原理的同时发展新器件与原创性技术,突破光能到电能等的能量转换效率瓶颈,服务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

(2)光电材料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开展以新型光电材料设计与可控制备为基础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微结构调控、外场调控、表界面调控、能带调控等对材料和器件性能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为新型或高性能光电器件研发提供基础。

(3)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

本方向主要开展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量子点及其在照明、显示和生物标记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时开展发光器件的集成化技术和工艺装备研发。

(4)光学诊断与光信息技术

本方向主要开展等离子体光学诊断技术、新型光谱及偏振测量技术、超窄带宽及可调谐激光技术、分布式感知及检测技术等研究,及其在无损检测、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回顶部

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保定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网址:http://wlxy.hbu.cn